1. 监控对象
被监控设备,可以由IP或者是主机名(必须可解析)指定,包括网络设备、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数据库、存储、无线、中间件等,
2. 指标项
一个特定监控指标的相关数据,比如内存的大小、CPU的使用率,甚至是服务的运行状态等等。监控项数据来源于被监控对象,并且每个监控项都由一个唯一键值(key)来标识。
3.指标分类
同类型的指标项可以归属一个分类,如磁盘大小、磁盘使用率可以归属为磁盘信息,归类后方便数据查询,如[指标分析]、[当前/历史告警]等菜单。
4.告警规则
一个表达式,用于评估指标项的值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。当接收的值超出规则设定的阈值时,则判断触发告警,如果超出后恢复到阈值内,则认定为正常。
5.图形
此处指监控对象上的图形,由单一或多个指标项组成,如CPU使用率、内存使用率一小时内的运行曲线图,支持自定义添加,主要用于[监控看板]、[重点监控]等菜单。
6.发现规则
对于监控对象上监控指标的内容一样,但是监控的对象单元(如C盘、D盘)不一样,如磁盘使用率、端口流量大小等,但监控对象上存在多个磁盘、端口等单元,这样就可以配置一组发现规则,自动发现监控对象上的多个单元。
7.监控模板
针对指定型号监控对象设计的监控模型,预置监控数据,包括:指标分类、指标项、告警规则、图形、发现规则、Web监控,管理员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指标采集周期、告警阈值、发现周期以及添加指标项等操作。添加监控对象时,对象自动继承模板中的数据。